最新消息:中医养生网正式上线

牢记要领 打好养生太极

太极 admin 28浏览 0评论

  牢记要领 打好养生太极

  一、意识引导动作 所有都要注意用意识去支配,意识不停动作亦随之不停,就好象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串起来一样,要掌握这个要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安静:打拳时从心理上安静下来,不再考虑别的问题,检查自己是否周身放松,安静才能保持意识的集中,精神贯注到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之中。

  2,集中请注意力:在心理安静的前提下,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动作和考虑要领上,专心致志地练拳,经久练习,就可意动身随,手到劲发。想象力自然地与肢体的活动密切配合。

  二、注意放松,不用拙力:放松不等于松懈,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太极要求上体正直、安舒,不要前俯后仰或左右偏钭,两臂该圆的就要圆满,腿该屈的就必须屈到所要求的程度。

  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上下相随,就是下肢和上肢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不要下肢的动作完成了,上肢的动作还没有完成,比如像“搬拦捶”,弓步动作已经完成,拳还没有打出去。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知道要以腰部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完成动作,但做起来往往不能密切配合,所以先通过单式练习,以求四肢的协调,然后再通过全部动作的连贯练习,逐渐达到全身的协调和完整,从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均衡的锻练和发展。

  四、虚实分清、重心稳定: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姿势动作要领后、就要进一步请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问题,一个姿势到一个姿势牵扯到姿势的连接、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贯穿着步法的穿换和重心的转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即要分明,又要连贯不断。虚实不清,进退一定不灵,就容易发生动作迟滞,重心不稳和左右歪钭的毛病。“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就是形容太极拳脚步轻灵和动作的均匀。

  五、呼吸自然: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不要因为运动而引起呼吸急促,初学时该呼就呼,该吸就吸,呼吸和动作不要相互约束,待动作熟练之后,再根据个人锻练体会和程度,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与动作自然配合。

  以上要领不是彼此分离,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心里不能“安静”,就不能意识集中和精神贯注,也就难以使意念与动作结合进行,更达不到连贯和园活的要求。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

  一、头部:太极拳对头要求是严格的,所谓“虚领顶劲”“头顶悬”“或“提顶”“吊顶”的说法。、都是习练者头向上顶,避免颈部肌肉硬直,更不要东偏西歪或自由摇晃,面部要自然,下颏里收,口自然合闭,舌轻顶上颚,眼随身体转动,目视前手或前方。

  二、躯干部:

  1、胸背部:拳中指出“含胸拔背”或“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意思是说在锻练过程中要避免胸部外挺,也不要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背部肌肉随着两臂伸展动作,尽量地舒展开,同时注意胸部肌肉要自然松弛,这样胸就有了“含”的意思,背也有“拔”的形式,呼吸也就自然了。

  2、腰脊部:拳经中说“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说明了腰部的重要性,如在运动中起不了车轴的作用,就不可能做到周身完整一气,练习时,无论是进退或旋转,凡是由虚到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助气的下沉,注意腰腹不可用力前挺,腰部的松垂可增加两腿的力量,使下盘得到稳固。

  3、臀部:练拳时要求垂臀或敛臀,这是为避免臀的突出破坏身体的自然形态,在松腰正脊的要求下,臀部要有意识的收敛,以维持躯干的正直。

  三.臂部:太极拳中的“沉肩坠肘”就是要求两个部位放松,能沉肩就能坠肘。对掌的要求是,凡收掌的动作,掌应含蓄,但又不可软化飘浮,掌向前推时,腕要微向下塌,但又不可弯的太死。掌要松握,不要太用力。

  四、腿部:练拳时进退的变换、发动的根源和周身的稳定主要在腿,练拳人常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传于臂,形于手指”说明腿脚这个“根”的主要性,整个动作除了“起式” “收式”外,避免身体的重心落在两腿上,这样进退转换不仅动作灵活,而且可使两腿轮换负荷与休息。

  太极拳修炼的基本原则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武术老前辈的经验忠告,也是一些打拳多年仍处于划道道程度的主要原因。清代太极拳大师王宗岳也强调“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说明拳艺的提高要名师的指点,也需要个人的不断钻研修炼,两者缺一不可。

转载请注明:中医养生网 » 牢记要领 打好养生太极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