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中医养生网正式上线

练习太极拳时突发气喘怎么处理

太极 admin 36浏览 0评论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也是目前人们最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太极拳是依据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武术技术创编而成的。因此,练习陈式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全面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各项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实践证明,练习陈式太极拳对防治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疾病有显著的作用。

  怎么减缓和避免太极拳时出现的气喘

  太极拳采用腹式深呼吸,从而使胸部应采用含胸的方式,在不增加呼吸频率的情况下便可加强呼吸的深度,借以减除运动中气喘的现象。

  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和含胸拔背的细致练法,对预防和治疗内脏器官、机能的各种慢性疾病极有成效。气沉丹田是通过腹式深呼吸来实现的,腹式深呼吸有助于润滑内肠和增强腹壁肌的韧性和弹性,使横膈运动。腹部时松时紧运动着,练习时间长,腹部逐渐充实圆满,富于韧性和弹性,可以增强抵抗力。

  太极拳练习时是一动无有不动,应在腰脊的运动下,带动四肢进行螺旋形地上下、左右缠绕伸缩动作,从节节贯串起到引长身肢的作用。在定式时,还特别要注意脊柱骨节对准,使负荷能力加强,全身骨节既求松开,又要虚虚对准,使内含腾挪之意。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的智慧而提出的外形和内动的要求。

  太极拳掌法的特点为手指松舒.掌按出时,不可太过于膝,太过于膝易失重心,手臂应处处屈而不立,保持蓄势。

  对于本身有气喘等支气管炎患者,应减缓运动速度,避免在极寒天气于户处健身。

  太极拳运动的人生领悟

  太极图有一条S形的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阴阳鱼,生动地表现了阴阳两种因素的此消彼长相互作用。人生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它们像太极图一样,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太极拳运动讲的是顺其自然

  强调虚实结合,动则分,静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左顾右盼。故称太极拳运动是全心身、全方位的有氧运动。我们的处事和思维,也应该顺势而为,辩证分析问题,寻求破解之法。这正是太极拳中强调的“或收或放,忽弛忽张,神龙变化”。

  太极拳中讲的变,是立于“中正”为原则

  根据事物的运动变化来调整自己,讲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以修身,外以制敌,不沾不脱,你开我合,你上我下,阴阳转换,细心揣摩,真积力久,“引堂入室”,“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舍;支撑八面,行气如九龙珠”,以柔克刚。太极拳讲的“含胸拔背”,做人就是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太极拳讲的“虚领顶劲”,做人就是要志气昂扬,正气凛然;“身必以端正为本”,“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教会我堂堂正正做人;“以浩然之气行之,无往不宜”,“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带给我一身正气;“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使我身处浮躁之世而独享安静之心;“培养本元,勤学苦练”,“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运化全在一心中”,让我懂事业发展之理;“运柔成刚,刚柔相济”,“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妙机本是从心发”,使我领悟拳术之真谛……随着对拳理思考的深入,更使我将太极理论用于实践,很多棘手的问题竟都迎刃而解。

  太极拳讲究运动缓慢,一招一势与呼吸相协调,使身体各器官有充沛的氧气吸收,达到健身之目的。舒展的招势,蕴含着坦荡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势。“能敬能静,自葆虚灵”,教我知对人恭敬谦和,也是善待自己,达到真正静的境界.

  总结:长期打太极是有好处的,老少皆宜,但做什么做什么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有一些疾病的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中医养生网 » 练习太极拳时突发气喘怎么处理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